人生不怕起點低,就怕沒追求;不怕走得慢,就怕走錯路;不怕不如意,就怕想不通。與其羨慕別人,不如做好自己。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唯美勵志文章3篇,希望你們喜歡!歡迎閱讀!
勵志文章1:不要害怕迷茫,那是你開始思考人生的開始
我最害怕深夜,想睡卻怎么也睡不著。
回想過往,沒有什么可以炫耀的經(jīng)歷,說不上過得有多好,但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月色透過窗戶,不知不覺中爬進了我的臥室,關(guān)上燈,整個房間泛著清冷色,一兩處耀眼的白,像是偶爾跳出湖面的魚,染上了月色清冷的光。
這已經(jīng)不是第一次失眠了,說好了11點前要睡覺,可感性的決堤要是被打開了口子,就很難收的住了。
手機泛著微弱的光,朋友發(fā)來的信息依然縈繞心頭。
"我最近過得不是太好,感覺每天都在煎熬?!?/p>
“前些天,處了大半年的對象,結(jié)果說分手就分手,你說為什么人變臉比變天還要快?!?/p>
我不喜歡在深夜安慰別人,我明白痛苦需要痊愈,遠不是一兩句話就夠的。
也許是局外人,安慰人的時候,我們放佛都成了專家,總能創(chuàng)造出一系列美麗的句子。
“時間可以沖淡一切,熬一熬,忍一忍,做一些你喜歡做的事,或許能讓你靜下來?!?/p>
誰沒有在深夜偷偷啜泣過,誰沒有經(jīng)歷過在深夜里格外思念一個人。編輯好的信息,又一個字一個字偷偷刪去;想要撥通一個人的電話,卻發(fā)現(xiàn)早已不再通訊錄里;那些陪你深聊的他/她,如今又在何方。
每個人都迷茫過,不管什么時候,處于哪個階段,我們都會對未來的不確定產(chǎn)生恐懼,既懷疑當(dāng)下,又對未來充滿疑慮。
迷茫并不是壞事,那是你重新思考人生的契機。
學(xué)生時代,我們也迷茫,時間看似非常充裕,可是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渾渾噩噩的度過;工作了,我們還是迷茫,每天過著重復(fù)的生活,可是想去改變,卻發(fā)現(xiàn)改變付出的代價卻是非常之大的。
很慶幸,至少我們還知道迷茫,迷茫的時候,我們開始回歸自我,自我反思,在反思中尋求新的曙光。
迷茫的時候,不知道做什么是很多人普遍的困惑,不知道做什么的時候,那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吧!
一段時間,我也很迷茫,在體制內(nèi)做事只要不出亂子就好,青春的激情早已被生活消磨殆盡,每天回家,拿起手機,想好了就玩一會,一玩就是半天。
一天天就這么過去了,可耗費時間就如飲鴆止渴,看似過得安逸自足,可是內(nèi)心早已空洞無趣,靈魂早已無處安放。
我喜歡寫作,喜歡讀書,可是并不代表,你每天都可以安靜的讀書、可以靜下來寫作,要是這樣的話,不知道出了多少作家與思想家。
目標(biāo)的制定只要幾分鐘,而計劃的實施卻需要一輩子。
很多時候,我們總是想得很簡單,卻做得一塌糊涂。
我們想得太美好,卻踟躕不前,這才是迷茫的所在。
如果你想成為作家,那就定一個計劃,越具體越好,而實施計劃的過程其實就是和自己懶惰斗爭的過程。
人總要給自己一點壓力,與其說迷茫,倒不如說自己不夠勇氣,行動才是治愈迷茫的良藥。
勵志文章2:人生這條路,你終究要一個人走
01
昨晚睡前刷微信,看到朋友的朋友圈,她說:“有些時候錯過一些機會覺得挺好,有些時候放棄某些機會還真遺憾……”
前幾天,我收到她的微信,她打算參加體制內(nèi)的教師考試,身邊沒有電腦,讓我替她在網(wǎng)上報名。我沒有多問,畢竟,這是她自己的事。
朋友大學(xué)學(xué)的是英語專業(yè),畢業(yè)后,獨自去深圳闖蕩過幾年,聽她說,那時候的生活真的無法想象,在某教育機構(gòu)內(nèi)部任職,每天拿著廉價的薪水,一個人當(dāng)十個人用,公司內(nèi)部規(guī)定森嚴,一不小心,就被貼了罰單,真的是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檢控之內(nèi)。
公司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進行大量的人員調(diào)動,長得好看的、身材曼妙的、在老板面前能作會顯擺的幾乎都能被放在顯眼的地方,當(dāng)做企業(yè)的門面招牌,反倒是那些不凸顯的姑娘最終都不能幸免,紛紛被發(fā)配到公司旗下的各個分校,做著苦逼的工作,活得像孫子。
朋友就是其中之一。短短幾年,她不知被調(diào)換了多少職位,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,一次比一次糟糕。一個人住在陰暗的簡陋房內(nèi),白天拼命的工作,夜晚和老鼠激烈大戰(zhàn),高跟鞋被咬的殘缺;忙到?jīng)]有時間吃飯,經(jīng)常胃疼的打滾;每次給媽媽打電話都謊報自己一個月好幾千,吃的好穿的暖,掛了電話一個人坐在黑暗的房間里放聲大哭……
我一直堅信,人生的能量是守恒的,苦和甜是對等的。
這是我聽過她最苦的生活,也驚嘆她在這樣的境遇里活的鮮亮光彩,能笑著說出的苦多半都侵染著一顆強硬的心,那是生而為人的豁達。
曾經(jīng)向往遠方,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這個世界,這是為之努力的意義,她后來回到西安,輾轉(zhuǎn)做過幾份工作,但始終都排斥考試,她大概和我一樣,并不喜歡那種規(guī)規(guī)矩矩的生活。
如今,她結(jié)婚了,再也不說聽到別人的奉勸就頭疼的事,擱淺了那么久,這一次堅定的要走那條路,這一定是對自己的人生重新審視后的結(jié)果。
活著的每一天都很累,做過的每一件事都辛苦,依然堅持,不是因為這是該受的罪,而是因為這是自己選擇的路,每一個人都要學(xué)會為自己的選擇買單,努力不是為了更好的張揚,而是為了對自己負責(zé)。
02
某天晌午,烈日燦燦,我在公交站牌等車期間,看到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經(jīng)過,北方的夏天格外炎熱,光是我們拎個小包都覺得酷暑難耐,更何況是一個推著行李的老人呢?
他身著層層疊疊的衣衫,額頭冒著豆大的汗珠,手中推著一車被褥,步履蹣跚的踱步,每挪動一小步就半張著嘴喘息,佝僂的背因此格外醒目。他這么大年紀了,不該出現(xiàn)在這般暴曬的太陽下,而生活從不因為柔弱而憐惜一個人,在這座城市像這樣的人比比皆是。
兩年前,朋友帶我去一個美食城吃飯,恰逢飯點,餐廳里人潮如織,熙熙攘攘的人流猶如集市,點餐后等了好久,終于找到了一個位置,我們焦急的坐下吃飯,旁邊那對情侶起身離開后,驚人的一幕出現(xiàn)了。
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急速穿過人群,快步坐下,端起女孩兒的剩飯狼吞虎咽的開吃,見還有人離開,又急忙將旁邊的剩飯往塑料袋里裝,他一頭白發(fā),完全不顧周圍的眼光,低頭咀嚼著盤中的殘羹剩飯,我看的難過,故意放下筷子,急忙拉著朋友離開,轉(zhuǎn)身看到他在吃我沒動的那碗米飯,筷子夾著我愛吃的麻辣魚,身邊的袋子斑駁露出廢品垃圾,我不知道他過著怎樣清貧的生活,但我知道他依然努力著,為了更好地人生。
每個人都過得辛苦,辛苦從不挑剔人,疲憊和煎熬都是人生常態(tài),沒有人能輕易的躲過這些心酸,但永遠都有人在咬牙切齒的隱忍,壓著火焰負重前行,為了明天甜一點。
03
《北京女子圖鑒》中,陳可帶的實習(xí)生小新,不幸的是,實習(xí)結(jié)束的時候,她被淘汰出局了,姑娘哭的梨花帶雨,陳可后來給她寫了一封信:
來到這個世界上,沒有人應(yīng)該為你做什么,拒絕成長、逃避責(zé)任,是你自己在放棄自己。你糊弄的,都將作用在你的未來。在北京,你絕不會因為一分努力就能在國貿(mào)隨便刷卡,也不可能因為努力,就能體面地生活在三環(huán)里,你只有付出十二分的努力,才有機會過上理想的生活。昨天你流的汗,會換來財富;今天你吃的苦,會成為禮物;明天,唯有埋頭苦干 ,才能昂首幸福,這是所有并非天生公主的女孩,成為公主最便捷、最靠譜的方式……
生活苦嗎?苦!累嗎?累!那為什么還要堅持?因為要活著。更好的那種。
看似平常的一小步,都要自己認真的走,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人會提前告訴你,如何巧妙的避免辛苦,每個人都很忙,忙著小心翼翼的承受著各自的辛苦,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言說的苦楚,你看不到的,都是別人隱藏起來的傷疤,別以為別人輕輕松松就能過上你喜歡的生活,他背后默默沉淀的汗水只有自己知道。
04
我有一個特別特別特別喜歡的男孩子,明眸皓齒,笑靨如花,氣質(zhì)脫俗,干凈像不被塵世侵染的藕荷。
聽過他故事的人,都給他貼上了“堅強”的標(biāo)簽,別人都驚艷他如今的成績,過著喜歡的生活,擁有優(yōu)質(zhì)的條件,笑的沒心沒肺,看起來毫不費力。
有一次,我看到他一個人坐在地板上發(fā)呆,眼睛里噙滿了晶瑩,我突然意識到他也是一個人走了很遠的路,才走到別人羨慕的生活里。
他靜下來說,你知道嗎?這些年真的很苦,有時候累的不想說話,看著周圍人來來去去,卻覺得異常孤獨,心里的苦和累不知道給誰說,后來我慢慢習(xí)慣了忍耐,接受了這條路上的所有。
人生也許就是這樣,不是每一次遇險都有人救助,從始至終,你都要一個人能走,我們都要過一段很苦的日子,才能有一個很酷的未來。
很多時候,我們都是要自己摸索著前行,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累,生活已經(jīng)很不容易了,小時候有小時候的煩惱,長大后有長大的無奈,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很辛苦,但我們不能因為辛苦而放棄了自我。
慢慢的去沉淀,靜靜地去努力,落雨就打傘,天冷就加衣,生病就看醫(yī)生,天黑就睡覺,照顧好自己,不論苦甜,此刻的一切經(jīng)歷,十年后都是下酒菜。人生的路,終究要一個人走。
勵志文章3:真正的強者,都懂得示弱
1.
在我十七八歲的時候,有一次隨父親出門辦事。
父親提前跟要見的老板打了電話,在旁的我偷聽到老板說話的語氣很溫和,還一口尊稱父親一聲老大哥。
路上我還感慨:沒想到我爸挺厲害的,連大老板都尊敬你。
父親笑笑:厲害什么呀,正因為人家已經(jīng)是大老板了,才舍得下姿態(tài),才不在一些細枝末節(jié)的面子問題上跟你計較太多。
我心想不錯,對方也是好人,今天估計會很順利。
不料剛到公司門口,就被看門老大爺攔住了。
又是登記又是盤問,趾高氣昂,嚷嚷了五分鐘都沒放行通過。
更憋氣的是父親還全程笑臉配合,跟進了大牢一樣,人家讓交代什么就交代什么。
我年紀小壓不住火,跟老大爺對吼:搞什么形式主義,我們跟你老板都打好電話了知道么……
話音未落大爺?shù)臍庋娓吡艘粚樱豪习?哪個老板?我認識么?每天來這套近乎的人多了,誰知道你們是不是騙子。
這話氣得我直想撲過去,卻被父親一個凌厲的眼神瞪了回來。
父親轉(zhuǎn)而又賠笑問人家:這張?zhí)詈昧?,還需要填什么嗎?
老大爺煞有介事地掃視一遍,拉長音道:哎——這就對了嘛,進去吧,別亂走啊。
父親連連點頭:好嘞,好嘞,不會的,不會的。
說罷轉(zhuǎn)身拉我往院子里走,走出十幾步彎下去的腰桿子才勉強矯正。
2.
你能想象到我當(dāng)時的懊喪了。
一尊偉岸的雕像在心中瓦解崩塌,心里遲遲別不過這股勁來。
我邊走邊對父親說:你老了,膽子都小了,不就一門衛(wèi)大爺么,看把你折腰的。
父親明白我的意思,反問我:咱們今天來是干什么的?
我答:辦事。
父親再問:是順利快點辦完好,還是拖泥帶水,節(jié)外生枝好?
我答:那當(dāng)然是快點好。
父親解釋道:所以說嘛,當(dāng)前的目標(biāo)才是大局,其他的讓路就是了。
俗話講閻王好見,小鬼難纏。這大爺別看只是個把門的,需要的存在感比大老板要多。他一天的工作簡單重復(fù),絲毫感受不到價值和意義,你要是跟他嗆火,正中下懷,他能把你拖到天黑。
反過來,你要是軟得像棉花,他這拳頭打出來的勁兒就全散了,再打也沒啥意思,自然也就不糾纏了。
前面擺著一個更大的東西,你此時跟周圍人的一舉一動,已經(jīng)不涉及到什么懦弱,全看值得不值得。
父親的話自有分量似的,聽得我把頭越壓越低。
講完這番話,我們倆已經(jīng)來到老板辦公室門前。
父親看著低頭含胸耷眼的我說:把臉收拾收拾,這時候,咱們倆反倒要把腰桿兒挺直了。
經(jīng)歷過這件事,父親在我的心中重建起一個更加有韌性的形象,且無論他以后怎么低姿態(tài),在我的心中,他都是站著的。
3.
幾天前與一好友吃飯,席上得知他剛剛升任部門主管。
閑談之間問起:怎么樣,從業(yè)務(wù)轉(zhuǎn)到管理崗位還適應(yīng)嗎,遇沒遇上不服管的?
朋友坦言:有啊,當(dāng)然有,這人群正態(tài)分布,我換過兩三家單位,發(fā)現(xiàn)哪里都有這樣的人。
這不,前幾天,我這上任三八火還沒來得及燒,就先被一個下屬搞了次彈劾。那天他當(dāng)著老板和幾個員工的面,叫著我的名字喊:某某某,我就是不服你,你有什么的?
我這個局外人聽到這樣的事都為他捏把汗,便好奇問朋友他是怎么處理的。
朋友云談風(fēng)清道:春風(fēng)化雨嘛。即便是這樣的人,也未必就是存心使壞,多半都是有原因的。我當(dāng)天在公開場合一句話都沒說,可私下動不動就找他聊。
開始時聊感受,聊訴求,問他我哪些地方讓他產(chǎn)生了不舒服的感覺,他想要什么。沒想到他說的還真挺具體,有些細節(jié)確實是我處理不當(dāng),我也承諾在不損傷團隊利益和目標(biāo)的情況下持續(xù)改進。
后來我仍然跟他聊,這時誤會已然化解,我只是沖著了解或交下這個人去的。他生活有不順意的地方,我偶爾也力所能及地幫助一下,他有什么煩心事,也總會第一個找我說。
現(xiàn)在,他是我們部門最得力的業(yè)務(wù)骨干,這不今天來和你吃飯,手上其實有個活,臨走前托付給他,他一口就答應(yīng)了。
我一邊聽朋友講一邊在心里反復(fù)地想:但凡是個有點數(shù)的老板,不提拔他,提拔誰呢?
4.
記得很久以前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說:聰明的人,優(yōu)秀的人,都忘我。
當(dāng)時我尚不能理解這話的全部含義,只以為忘我指的是專注,奮斗什么的罷了。
后來我慢慢品味出這種忘我在人際關(guān)系上的一層意思。
長久以來我發(fā)現(xiàn):能把事情做好,把關(guān)系處理好的人,他們在做行為決策時,是把個人的一些面子啦,榮譽啦,一時的黑白長短什么的,完全置之度外的。
在那時,他們心中的“我”只是個很小的存在。而通過縮小自我,把事情落實,做成,事情和舉動構(gòu)成了別人看你時的一部分,你的自我其實是無形間被擴大了。
此外,在心理層面上,優(yōu)秀的人往往能體察到并克制住條件反射。
別人猜你一腳,你跳起來大罵一聲,甚至回一巴掌過去,這是種條件反射;
別人稍有不敬,你不去想原因找對策只為一時顏面即刻報復(fù)回去,這也是條件反射。
人只靠條件反射活著的話,這種生存方式與動物無異,是很低級的。
而能把利弊放在首位,做理性分析和決策的個體,實則是在克服祖先一輩的遺傳病,所以我們看這樣的人總有一種感覺:他們是開化了的。
社會越是向前發(fā)展,就越需要淘汰掉不屬于現(xiàn)代化的基因。
協(xié)作越是現(xiàn)代化,就越會悄悄獎勵那些開化者。
記得姜文評價超級自律的彭于晏時,說過這樣一句話:他其實比我們活得更自由,更高級,因為這樣的人能充分意識到,腦子和身體是倆事兒,所以人家即便健身很痛苦,但仍然會選擇保持身材。
其實,那些為了目標(biāo)而示弱的人,也具有這樣的特色。自律是把靈魂與感受分開來看;為了大局而割舍的人是把面子和里子分開來看,兩者內(nèi)在的道都是一致的。
很多人在談及胯下之辱的典故時,都覺得韓信承受了多大的委屈和痛苦。
但還有一種可能:這種事,在韓信的心里,真的太小兒科。
如果實際必要的話,相信他會溫柔地問那些地痞一句:還需要嗎?要不,你們掏出手機留個紀念,我再鉆一個?